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院长论坛
尽精微做实司法审判“守心”工程
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军
作者:张军  发布时间:2024-10-16 15:21:21 打印 字号: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司法审判是一项守心工程,法院的人民性决定了我们在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中,必须要践行为民宗旨,回应群众关切,传递司法温暖,把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和期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得到认同,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要带着感情讲百姓话法言法语群众语言在执法办案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区别在于如何运用才能让群众听得懂、能接受。首先要会讲大白话。当面对法律素养有限的群众时,仅仅照本宣科法律条文,让人晦涩难懂。因此,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释法说理,把刻板的法律条文表达得通俗直白,也是我们群众工作能力的体现。只有把法律规定转化为人民群众朴素的价值观,才能真正释疑解惑。其次要会讲贴心话。做群众工作,没有共情,高高在上地说教是行不通的。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从情感上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在坚持居中裁判的前提下,体谅当事人的困难和不易,熨帖当事人的愤懑和不满,才能把话讲到老百姓心坎上,才能帮助平复情绪,缓和矛盾。最后要会讲公道话。以实质性解决纠纷为目标,在与群众交流中,通过穿透式审判思维,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探求真实法律关系,弥合诉讼程序的专业性与当事人法律素养之间的矛盾,进而让司法裁判兼顾国法天理人情。

要俯下身子察民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董必武、何叔衡、马锡五等司法先驱不论职务高低,都把自己当作工农群众的公仆,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探索形成了人民陪审、巡回审判等司法制度和贯彻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新时代,我们要去官气,接地气,不仅仅学习马锡五等先辈审判方式的外在形式,更要学习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精神,真正做到只见公仆不见官。要问需于民,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认真查找打官司难到底难在何处,眼里看得见当事人疾苦,心中装得下群众诉求。不能仅仅坐堂问案,要深入纠纷一线查明事实,用脚步丈量公平正义,不拘泥于形式,避免机械主义、教条主义,使当事人真正心悦诚服。要司法便民,为确有困难的群众上门立案、上门鉴定、上门调解、巡回审判,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发挥人民法庭前沿哨所作用,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解万家愁盼,绘法治景。

要如我在诉办民生。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要努力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小案连着民生更连民心,必须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推动情、理、法相融,使司法裁判文本法符合人民群众感受的内心法。要从结案了事转向案结事了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防止程序空转,努力用最少的程序解决当事人的诉求。要解法结更解心结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家事来办,加强释法明理和全过程调解,把服判息诉放在重要位置,促进矛盾纠纷一次性实质解决。要从跳出办理治理,一方面通过纠纷多元化解、示范裁判、示范调解等方式推进类案高效化解,另一方面还要敏于发现案件背后的普遍性、深层次社会问题,提升综合研判能力,加强司法统计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要提升参与治理能力,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等方式助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责任编辑:王嘉惠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投稿信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