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理论研讨
我国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发展与完善研究综述
作者:天长市人民法院 王群  发布时间:2012-03-06 10:27:30 打印 字号: | |

  
  【摘要】: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在处理相关案件的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即为司法档案。作为国家档案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为司法审判提供依据,为司法公正保驾护航,为国家制定法律提供资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司法档案的管理,意识到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是研究怎样管好档案,还需要对档案管理体系加以研究。作为人民法院一份子的司法档案也是如此,如何更好的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是要从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入手。
  
  【关键词】: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发展与完善
  
  司法档案管理体系是指从司法档案概念入手,从司法档案管理资源体系、司法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司法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三个方面对司法档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阐述的完整体系。随着现代信息化大发展和社会化日益融合的时代步伐,能够合理的发展与完善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必然会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产生持久的推动力。由于工作过程中的接触,我深知司法档案为司法审判提供证据、为当事人提供便利、为历史提供遗产、为社会提供借鉴的重要性,因此引起了我对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健全与完善的关注,也借此机会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这一主题的具体探讨。
  一、国内外相关文件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国内文件综述
  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包含了司法档案资源体系、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体系几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司法档案利用次数的增加,司法档案的管理由简单的实体管理扩大到人员、体制、法规等范围的管理。因此笔者以“司法档案”、“司法档案管理”、“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关键词为检索核心,查阅相关著作、期刊、硕博士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法规并结合法院实地调研。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发现,有关司法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研究成果如下:
  1、“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研究中涉及到的档案资源构成的研究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宝贵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档案工作的持续宣传和不断重视,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也开始得到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司法系统的支持。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对“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主题中涉及到到资源方面的文章加以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司法档案资源体系构成的认识。
  自从有了国家,产生了文字,国家要进行管理,因而就产生了档案和档案工作。伴随着国家的逐渐完善,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对国家进行管理,随之产生了专门主管司法的部门,司法档案应运而生。韦庆远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一书中介绍了我国司法制度的渊源。具体到司法档案资源的种类,还得从建国前我国司法档案管理的历史回顾说起。尚世东在《从《天盛律令》看西夏档案的类型和管理》(《档案》,2001(2))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西夏司法案件的类型,分为:密案、搜交案、磨勘案、军案、官案、家寨、大卢令案、口案、刑案、谍案十类,与此相对应也就形成了十类不同内容的司法档案,同时还包括诸司在审判诉讼中形成的各种文书材料;王小璐在《秦朝刑法档案及其影响探索》(《兰台世界》,2011(6))中对司法档案的分支--刑法档案做了着重介绍;黄斌在《我国宋代司法档案管理初探》(《云南档案》,2009(5))一文中分析了宋代司法档案的种类及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作案现场勘查档案、审判过程中的档案;刘学健在其提名为《宋代专门档案管理研究》(《郑州大学》,2006(12))的硕士论文中将宋代狱诉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来讲解,除提及审判过程中的档案之外,对证据档案有所介绍;张晓蓓在《清代四川地方司法档案的价值评述——以清代巴县、南部县衙门档案为例》(《四川档案》,2007(5))一文中对清朝地方档案做了介绍,其司法内容并非今天我们所通用的司法分类,而是按照吏、户、礼、兵、刑、工、盐七房归档并按年代归类保存。纵观上述文章,大多从司法审判的角度归类了我国司法档案的种类。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逐渐走入正规法制社会。司法制度完善的同时,司法资源的种类也得到了扩展,司法档案资源体系逐渐完善。傅名剑在其《诉讼档案管理学研究》一文中简要介绍了近代和当代法院诉讼档案的的种类;马兴国在《基层法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档案》,2010(2))一文中将诉讼档案分为两种,一是审判过程中形成的诉讼档案,一是处理机关日常行政管理及领导安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书档案;严明在《开发检察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严打”整治斗争》(《档案与建设》,2002(2))中认为检察档案主要由检察文书档案和检察诉讼档案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检察诉讼档案占主体。笔者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归纳梳理,发现我国档案学专家及学者对司法档案资源体系的研究较浅,涉及到相关主题还需进一步挖掘。
  2、“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研究中有关档案管理组织体系的研究
  档案管理组织体系是指我国档案管理的组织体系、管理原则、人员配备、馆址建设等因素构成的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作者以“管理体系”为关键词检索,检索出的文字由于范围太大,几乎没有相匹配的资料。笔者缩小检索范围,以“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司法档案管理体系”、“司法档案组织体系”为关键词检索,并结合查阅相关书籍,笔者得出相关文献情况如下:
  (1)有关古代司法档案管理体制的介绍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古代司法制度的介绍不在少数。萧伯符在《中国法制史》从夏商西周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说起,直至近现代的司法制度。郭成伟主编的《中国法制史》一书从中国法律的起源到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做了精细讲解,包括司法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变化、确立。司法机关出现,必然产生大量的司法档案,相关档案管理人员也就出现。周学恒在《中国档案事业史》一书中我国古代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从史官到专门管理档案的人员再到师爷、幕僚,我国古代档案管理队伍从未中断。我国古代虽有司法机关,有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但司法档案与文书档案始终统一管理。韦庆远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一书明确提到:从秦代开始,地方行政的区划等级同时是司法审判等级,地方行政长官也是司法审判长官,这种制度长期得到延续。由此可知,尽管古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司法制度和配备了档案管理人员,但由于行政和司法的合一,导致了主管文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兼管司法档案。因而司法档案管理并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体系。
  (2)有关近代司法档案管理组织沿革的研究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档案事业也朝气蓬勃的向前发展。潘玉民教授在其题为《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陕西档案》,1996(6))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经历的三次变革。与此同时国务院颁布的重要文件也告知我们司法档案逐渐受到关注。笔者通过阅读以上文献了解到由于司法档案的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大多规定是以文件形式而非学究研究的成果。
  3、“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研究中涉及到政策法规的研究
  法规政策是约束人民的行为准则。有关档案法规体系的论述,不乏其人。潘玉民在《论档案法规体系》(《北京档案》,1999(11))中指出,档案法规体系是以《档案法》为核心的现行档案法规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由档案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五部分构成。作为我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档案,其法规构成体系怎样的呢?笔者“司法档案法规”、“司法档案法规体系”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了相关文献,现总结如下:
  (1)有关我国古代司法档案管理法规的认识
  周学恒在《中国档案事业史》一书中对我国档案管理法规的介绍大都是通过引用某篇文章中的话,例如《商君书》记载:“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为法令……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罪皆死不赦”。施懿超在《漫谈中国古代的档案立法》(《四川档案》,2003(5))一文中说到:“从秦代到清代,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进行了立法活动,都意识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封建专制的重要性。但是没有一个朝代将文书工作,特别是档案工作单独作为一个专门法规类别来进行建设,关于文书、档案的法律、法规都是包含于国家刑法典或行政典,零星地散见于王朝律法的不同条款之中”;邓君在《略论中国古代档案法规发展分期》(《档案学通讯》,2005(1))中说到“隋唐时的文书档案立法活动十分丰富,分别载入了当时的《开皇律》、《大业律》、《唐六典》、《唐律疏议》等代表性法典之中”又如邹家炜《中国档案事业简史》中引用“《大清会典》对档案编录制度的规定:凡清字、汉字之档,岁久则缮,清字档每届五年,汉字档每届三年,均由军机大臣奏明,另缮一份,并原档一同存储,以备阙失”。这些表明我国古代司法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并未形成体系,而是只言片语的出现在其他法律文献中。
  (2)有关及现代我国司法档案管理法规发展的认识
  随着档案法规的逐渐完善,司法档案法律法规的制定也不敢落后。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档案局在1960年7月23日联合发出《关于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强调档案保管的重要性;、祝铭山副院长在第二次全国法院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颁发的《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等八个规章制度是根据《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档案工作的特点,并广泛征求了地方人民法院和国家档案局的意见后制定。由此可知现代司法档案管理法规逐渐规范。
  (二)国外文件综述
  以“Judicial archives”以及Justice Files”、“Judicial records management”、“Justice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为检索词,搜相关文献,检索出相关文献并不很多,国外很少将司法档案管理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来加以研究,而是较为偏重于档案事业的管理。《Swift Justice is an innovative records management》是将司法公正概念引入到档案管理中去,《Judicial facility plan case processing, records management》中只是讨论司法设备的完善能否促进档案管理。虽然,司法档案在国外文献中有所体现,但是并未触及更深的层面,对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缺乏整体性把握及深入研究。
  二、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研究成果总结
  综观这些研究,虽然档案界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涉及该领域的研究较少。文献资料显示,对于档案管理体制的研究,档案学界更倾向于我国档案行政管理体制、人员配备、机构建设方面的研究。这是因为各专家、学者虽然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和很高的研究水平,但是针对看不见,摸不着司法档案,如何能进行研究?即使对此有研究欲望或研究兴趣,也只能望洋兴叹,不得其门而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中国成立后,司法档案划归专门档案类由司法系统自身保管,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有的虽有研究能力,但忙于司法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课题,一般均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研究些司法及其实务问题,对司法档案管理毫无兴趣。即使他们从事该研究,也因为不是学习该专业出身,导致很难从全局上、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司法档案管理特点和规律。
  (二)研究的不够系统,认识思维受到局限。关注、谈论司法档案管理的文章大都涉及历史朝代,这说明各专家及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司法档案管理这一领域。但是笔者发现即使有的学者引用“司法档案”这一名词去研究,探索的主要内容是律法档案的种类及其保管,旁敲侧击的提及司法档案管理,研究的主体倾向法律。这与我国历史上司法和行政合一性有关。当下学者谈及司法档案的管理,更是注重实践,而没有将其提升为理论的高度,这是我国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研究的不够系统、深入的原因。
  “司法档案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课题的研究始终徘徊在档案事业的边缘,游离在司法审判与行政管理之间。如何做好这课题的研究需要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抛砖引玉,以期为我国司法档案的发展奠定基础。
  ------------------------------------
  参考文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
  2、邹家炜、董俭、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3.
  3、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4、王英玮.专门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5、朱玉媛.档案法规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
  6、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
  7、韦庆远、柏华.中国官制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
  8、薛梅卿.中国法制史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9、郭成伟.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
  10、萧伯符.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7.
  11、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8.
  12、何勤华、李秀清.外国法制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
  13、尚世东.从《天盛律令》看西夏档案的类型和管理.档案[J].2002(11).
  14、闵克勤、齐晓红等.秦朝的律法档案及其保管.档案管理[J],1996(6).
  15、王云庆、杜玥.秦朝律法档案的组成及保管利用刍议.档案学通讯.[J],2007(2).
  16、王晓璐.秦朝刑法档案及其影响探索.兰台世界[J],2011(6).
  17、黄斌.我国宋代司法档案管理初探.云南档案[J],2009(5).
  18、魏春彪.浅论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几个特点.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4(6).
  19、蔡莹.清代档案工作制度研究.湖北大学学报[J],1999(4).
  20、罗永平.清代幕宾制对文书档案工作的影响.浙江档案[J],2009(12).
  21、罗永平.清代幕宾制对文书档案工作的影响.浙江档案[J],2009(12).
  22、王洪沛、黄颖.法院诉讼档案管理及价值开发.上海档案[J],2003(6).
  23、杜正贞、吴铮强.制度研究.龙泉司法档案的主要特点与史料价值.民国档案[J],2011.
  24、许光丽.浅谈诉讼档案在审判工作中的作用.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J],2004(3).
  25、樊如霞.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J],2000(1).
  26、贺凯、锅艳玲.论新中国档案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与改革.档案与建设[J].2009(4).
  27、潘玉明、李云波.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山西档案[J],1996(6).
  28、刘洋.中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比较与研究.兰台世界[J],2011(9).
  29、傅荣校.中外档案管理体制之比较.档案与建设[J],1998(1).
  30、杨肖春.中法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比较.云南档案[J].
  31、吴国辉、张中华.美国国家档案局(馆)职能的演变保障措施给我们的启示.北京档案[J],2004(5)
  32、让·法维埃.谈谈法国档素.外国档案[J],1987(4).
  33、白丽铭.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行政管理[J],1988(3).
  34、柳青、董娟、林雪.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成人教育[J],2005(4).
  35、WANG Ji-kui、WANG Hui-yongA Domain Model Design for Judicial Digital Archives.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4)2010.
  36、诉讼档案管理学研究,
  http://www.hicourt.gov.cn/theory/artilce_list.asp?id=1865&l_class=2. 2004-04-15.
  37、清代巴县衙门司法档案评介,
  javascript:, 2009-08-10.
  38、诉讼档案管理学研究,
  javascript:, 2004-08-13.
  39、我国司法行政体制的历史沿革(一),
  javascript:
  4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javascript:.
  4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祝铭山副院长在第二次全国法院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人民法院诉讼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人民法院行政文书立卷归档办法》javascript:, 2006-03-07.
  

  

  

网站声明关于我们投稿信箱联系我们